业界资讯

藏族·藏医·藏药

2021-8-10 05:08:53 江西常生樹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阅读 105

藏族,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区的一个农业部落。早在4000多年前,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。

藏族属于两汉时西羌人的一支。藏族的先民们像许多经历石器时代的先民一样,他们先经过群居采集、狩猎生活阶段,逐步学会了饲养和农耕。

青藏高原自从有了人类以来,便以它独特的方式产生了颇具特色的保养身体、抗拒病毒和治疗疾病的方法。古人云:“病因之始溃于肠,沸水能治矣。”藏族地区数千年前,在同各种自然灾害和疾病作斗争时,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,便开始用开水来治疗肠胃系统的病,用熬化了的酥油来止血。

敦巴辛饶是最早的藏医,象雄是藏族文化最早的发源地,也是雍仲本教创始人辛饶弥沃如来佛祖的诞生地。

藏医的诊断方法与中医有许多相同之处,但也有自己的特色。中医的望、闻、问、切,藏医都有。但藏医更注重尿诊,要求收集清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尿做标本,把尿放置在银碗中加以搅拌,然后观察尿液的颜色、泡沫、气味、漂浮物、沉淀物以及外加其他物质后的变化,来判断疾病。

藏医把人体的生理功能概括为“隆”(指气、风)、“赤巴”(指火)、“培根”(指粘液)三大因素。

“隆”在人体中的功能是维持生命、气血运行、肢体的活动和分解食物等等。“隆”基本分为五种;即:“持命隆”、“下泄隆”、“上行隆”、“平住隆”和“通行隆”。

“赤巴”就是胆汁,在人体内的功能是产生和调节体温、保持气色,生智慧、助消化等等。“赤巴”基本分为五种,即,消化赤巴、容光赤巴、行动赤巴、视力赤巴和增色赤巴。

“培根”即诞液,在人体内的功能是供营养、长脂肪、调皮肤、正常睡眠等。“培根”也基本分为五种,即:根基培根、研磨培根、尝味培根、餍足培根和粘合培根。

藏医认为,以上三种因素的机能如果在人体内维持了平衡,就出现正常的生理现象。反之,就会产生各种疾病。

藏医采用的治疗手段也有多种形式,除了服药外,还有穴位放血、穿刺术治疗腹水,冷暖敷针拔白内障、导尿、熏蒸治疗、油脂疗法等。这些方法至今仍有临床应用价值。

而且,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,藏医的用药和中原地区也有很大的区别,有很多药材只在藏区独有。

藏药按八性、六味、十七效来分细类。八性将藏药分为轻、重、润、糙、锐、钝、凉、热八种性质;六味将藏药分为甘、酸、苦、辛、咸、涩六种味道。他们认为,甘可滋补,酸助消化,苦可降火利胆,辛能除湿去寒,咸能温胃去虚,涩可调合诸味;十七效将藏药归纳出柔、重、温、润、稳、寒、钝、凉、软、稀、干、干枯、热、轻、锐、糙、动等十七种效能。如“龙”病中有种病的性质属“轻”,表现为心神不定,神情恍惚,藏医则采用“重”效能的药物去治疗。余此类推。

巴夏嘎就是一种藏药。

它又称哇夏嘎,为藏医习用药材,是一种凉性苦味药,用于清血热、肝热、赤巴热,治刺痛、血热病、肝热病、赤巴病、跌打损伤、疮疖肿痛等。

巴夏嘎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,西南地区,在尼泊尔、印度、西藏也有分布,但现已频临绝种,不易采集。藏药中多处被使用。

常生树牌三七经络速通油,就是极其珍惜的巴夏嘎和被誉为“金不换”的三七为主要药材,潜心研制的一款外用藏药。

主要能够消肿止痛、治疗跌打损伤,治愈创伤。

三七经络速通油以巴夏嘎,冰片,田七,冬青油,、薄荷脑,樟脑,松节油为原料,配方合理,180ml一瓶,方便携带,无副作用,绝对是居家旅行之必备佳品。

神秘的藏族,神秘的藏医,神秘的藏药,藏区还有无数神奇的东西等待着我们去发掘,在不久的将来,这样一座巨大宝库,必然能够为更多的人带来更多的帮助。

136-0705-5688